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六爻,晚上十二点二十一分,问事(感情)能行吗,得临卦,麻烦高人解释一下。感激不尽。
- 2、易经卦爻辞(原文): ◆地泽临:元亨利贞,至于八月有凶。 彖曰:临,刚浸而长。 说而顺,刚中而应,大亨以
- 3、临卦,在农历八月初一中午15时求的此卦,请知情人解哈!谢谢!卦含8月有凶!怎么解!
- 4、地泽临:八月有凶,如何化解?
- 5、谁会解卦??“六爻临卦占孕畜,财鬼重重有虚惊;十月之间寅午利,也须作富保平安。”
- 6、临卦 请解释
六爻,晚上十二点二十一分,问事(感情)能行吗,得临卦,麻烦高人解释一下。感激不尽。
〈临〉︰元亨利贞,至于八月有凶。
卦辞的意思是︰能够通於神明,是有利的吉卦。不过到了八月,就会出现不祥的兆。
不知您所占得的是哪一爻?基本上,《临卦》的一个「卦辞」和六个「爻辞」,全都是好辞。《周易》里的不少卦都有个主旨,而《周易.临》则是以「统治者治民」的观点来作占卜的比喻,有点像是「君临臣下」的意思。本卦的卦爻辞中,仅「至于八月有凶」是一句负面的描述。
占卜只能作为参考。只有当一个人觉得「这样作也行、那样作也无妨」条件下的一种选择决疑。如果要去强求自己在客观条件下办不到的事(比如我们这边的一般人去问神「我跑去竞选美国总统如何?」),那无论用什麼方式去「占」都是没有意义的……
易经卦爻辞(原文): ◆地泽临:元亨利贞,至于八月有凶。 彖曰:临,刚浸而长。 说而顺,刚中而应,大亨以
【本经】临 元亨利贞,至于八月有凶。
【译】本经 君王从上面到下面来,本来能促进民众生活通达顺利,能使他们的农耕活动意志更坚定,竟然违背此初衷沉迷在宫廷歌声之中不吉利。
注释:“临”从上面到下面来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信尝过樊将军哙,哙拜迎送,言称臣,曰:‘大王乃肯临臣。’”
“元”民众,百姓。《战国策》:“制海内,子元元。”《史记·文帝本纪》:“以全天下元元之民。”
“亨”通达顺利。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:“性类循理,品物咸亨。”
“利”利是会意字,由禾与刀两部分组成,刀是类似耒(léi)的农具,在甲骨文和金文中,刀旁有数点表示犁出地土块,所以利是犁的初文,表示犁地,耕地。
“贞”坚定不移。多指意志或操守。《贾子道术》:“言行抱一谓之贞。”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贞良死节之臣。”
“至”表示出乎意料。犹竟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先生之巧,至能使木鸢飞。”
“于”助词。用于句首或句中,无义。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:“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,与子同仇。”
“八”本义:相背分开。(相背:相违;相反。)《说文》:“八,别也。象分别相背之形。”
“月”古同“肉”。 桓谭《新论·琴道》:“宫中相残,骨月为泥。”(“肉”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,对乐器之声而言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廉肉节奏。”)
“有”词缀。附着在动词、名词、形容词前,相当于词缀,无实际意义。《荀子·议兵》:“舜伐有苗……汤代有夏。”
“凶”不吉利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应之以治则吉,应之以乱则凶。”
临卦,在农历八月初一中午15时求的此卦,请知情人解哈!谢谢!卦含8月有凶!怎么解!
元亨利贞,八月有凶。本卦吉,但是农历八月有凶事,需提防。
地泽临:八月有凶,如何化解?
我有办法解决:只要这个月你坚持把这个问题提问两次,准能化解。
谁会解卦??“六爻临卦占孕畜,财鬼重重有虚惊;十月之间寅午利,也须作富保平安。”
你求得的是地泽临卦。这就好办了。
原文:地泽临 坤上兑下
临:元,亨,利,贞。至于八月有凶。
解释:临卦,非常顺利,所占问的事情吉利。到了八月会有不好的事情。
如果靠甜言蜜语来维持希望成功的事,没有任何有利的结果。如果临事而惧,谨小慎微地去做事,就不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。农历十月初一和初五,会有机会成就好事,但要破费钱财。
临卦 请解释
临卦是十二消息卦之一,卦象为地泽临( )。两个阳爻连袂由下而上,上面四个阴爻也紧靠在一起。阳爻与阴爻没有交错,这样的组合即是消息卦,有此消彼长之意,并且形成一定的次序,可以用来代表十二个月份。如临卦即是十二月。
十二月(夏历)是冬季的最后一月,而阳气已经形成力量,准备取而代之。临卦因而有「壮大」之意。这个时候,卦辞说:「元亨利贞。至于八月有凶。」前半句不难理解,与干卦的卦辞如出一辙;后半句立即提醒人「到了八月将有凶祸」。八月是观卦(风地观 )正好是临卦的覆卦。〈彖传〉解释说:「因为消退之期不久将会来到。」这正是警惕我们要居安思危,不可以为天下自此太平。
〈象传〉说:沼泽之上有大地,君子要「教导思虑而不懈怠,包容保护百姓而无止境」。临卦六爻,无一为凶,原因就在于君子,「不懈怠」(无穷)与「无止境」(无疆)。六爻不是吉就是无咎,可见形势十分有利。
首先,初九与九二都是「咸临」(一起来临)。初九是阳气始生的第一步,必须守住正固,以做为后续发展的基础。九二「吉,无不利」,因为他率领阳爻上来,自己守住中位,上有六五正应,等于得到国君「致敬、尽礼、道合、志同」,如此当然大有可为。
六三稍有问题,因为阴爻在刚位,又对九二「乘刚」。但是他在下卦是兑卦,态度柔和;往上是互坤,代表土地,能够思考。这两种条件使他产生「忧」,「既忧之,无咎」。有所忧虑,就不会陷于灾难之中。关于坤卦与思考的关系,要追溯于《尚书?洪范》,其中谈到到五行之「土」,与五事之「思」,是两相对应的。不但如此,土地可供稼穑生长,而稼穑的味道为「甘」。因此,六三称为「甘临」(以柔和态度对待来临者)。来临者即是初九与九二这两个阳爻。
六四是「至临,无咎」,他直接面对下卦的来临,由于自己位正,并与初九正应,所以可保无咎。「至临」的「至」一方面指下卦的来到,另一方面也指六四往下形成互震(九二、六三、六四),本身有行动能力,可以主动迎接来临者。
六五说:「知临,大君之宜,吉。」六五居上卦中位,与九二正应,有如温和的国君得到刚明的大臣辅佐。这时他发挥了上卦坤的特性,事实上他不但在上坤,同时也在互坤(六三、六四、六五),等于具备双重的思考能力,所表现出来的自然是过人的智慧了。以「大君之宜」来描写他,可谓十分恰当。身为领袖,除了居中行正之外,必须知人善任,才可真正造福百姓。
到了上六,爻辞说:「敦临,吉,无咎。」意即:以敦厚态度面对来临者,吉祥而没有灾难。上六是上坤的最后一爻,土地的特性即是敦厚,所以称之为「敦临」。有关「吉,无咎」为何连在一起的问题,可以如此理解:说他「吉」,是因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顺从天道的,譬如临卦是阳爻由下往上推进,到了上六顺势而行,自然是吉了。至于「无咎」,则是说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,他没有什么过错,因而不致受到灾难。上六以阴爻居柔位,本身又在上坤的柔顺气氛中,又怎么会犯过错呢? 比较有趣的是,易经有些卦的六爻采取另一种对应方式,就是由外而中,如初与上,二与五,三与四。本卦初九〈小象〉说「志行正也」(是因为心意与行为正当);上六〈小象〉说「志在内也」(是因为心意在于国内的百姓)。两者都是以「心意」来呼应。这近似于干卦初九说:「潜龙勿用」,上九说「亢龙有悔」,皆有不利于行之意。这种解法在各卦中偶尔会出现,表示易经的诠释不可拘于一格。值得留意的是:六爻无凶,而卦辞言凶,能不使人提高警觉吗?